当前位置: 首页>>>政务资讯>>>专题报道>>>热点专题>>>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
学生安全温馨提醒:从自身做起,关爱心理健康——学生安全教育系列之十六
发布日期: 2021-05-27 信息来源: 责任编辑: 字体大小:[ ]
信息类别: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公开方式: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:2021-05-27 公开时限: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: 面向全社会
信息索取号:000014349/2021-231708

每年的5月25日,是大(中)学生心理健康日。

“5.25”的谐音“我爱我”!

关注心理健康,要从我们自身做起!


什么是心理健康?

心理健康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,是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。

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,在这种状态下,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、积极的内心体验、良好的社会适应, 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。


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?

1.

对现实的正确认识

2.

自知、自尊与自我接纳

3.

拥有自我调控的能力

4.

拥有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 

5.

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

6.

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


简易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


1.情绪层面

看情绪是否处于正常状态,是否有过于严重以及持续时间过长的负性情绪,如恐惧、担心等;


2.行为层面

看行为是否正常,睡眠、饮食、工作、娱乐等方面是否出现问题;


3.认知层面

是否反复出现负面想法,或者脑力迟钝,无法有效思考,记忆力下降等;


4.社会功能层面

如果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、工作、学习、娱乐,说明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已经已经偏离了健康的轨道。


常用心理调节方法


1.自我暗示法

心理学研究表明,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。自我暗示即通过内部的心里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,如遇到困难时,告诉自己“不要灰心”“不要着急”“一切都会过去的”“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”等等,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,调整不良情绪。


2.放松调节法

放松调节可以有效地缓解身体的紧张不安感。放松调节是通过对身体各部分主要肌肉进行系统的放松练习,抑制伴随紧张而产生的血压升高、头痛、手脚冒汗、腹泻、睡眠等生理反应,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焦虑情绪。


3.想象调节法

首先,学会有效的放松;

其次,把挫折和紧张事件按紧张的等级由低到高排列出来,制成等级表;

第三,依据等级表,由低到高逐步进行想象脱敏训练。


4.升华法

让积极的心理认知发挥作用,把挫折变成财富。

当我们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,不妨可以换一个角度,从失败的事件中认识并发掘其中蕴涵着的积极因素,从而使我们重拾信心、奋起图强,取得成功。





策划: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、省教育厅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处、江西教育传媒集团

视频来源:省教育厅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处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打印本页    关闭页面